希望与反抗

希望与反抗

索菲·绍尔:最后的日子,帝国大审判,最后的苏菲·史库,抗战白玫瑰,苏菲·索尔的最后时光,索菲-斯库勒:希望与反抗,Sophie Scholl: The Final Days

在线观看完整版中文

年代:2005 

首映:2005-02-13(柏林电影节) / 2005-02-24(德国)

时长:120 分钟 / A

语言:德语

观看量:5889

豆瓣:8.1

更新:2024-04-21 16:41

剧情:
1943年2月,残酷的斯大林格勒战役陷入僵局。在慕尼黑,地下反战组织“白玫瑰”的成员正在加紧分发传单,索菲(朱莉娅·詹奇饰演)和汉斯及其兄弟姐妹计划在大学校园分发传单,以回应女学生最近的行动。两人冒着极大的风险进入了学校,但不幸的是在分发完成后被捕。盖世太保摩尔负责审问索菲,根据之前达成的阴谋,这对兄弟姐妹拒绝承认他们参与了反战传单,几乎被无罪释放。然而,纳粹的搜索发现了新的线索,情况急转直下。索菲开始承担起保护同伴的责任。经过反复的交流,摩尔开始对这位坚定的年轻女子产生了一些理解和同情,但等待索菲,毕竟这是一场封闭而不公平的审判。。。这部电影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获得了2005年柏林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等多项大奖。
展开
线路F1

图集

  • 希望与反抗 图1
  • 希望与反抗 图2
  • 希望与反抗 图3
  • 希望与反抗 图4
  • 希望与反抗 图5
  • 希望与反抗 图6
  • 希望与反抗 图7
  • 希望与反抗 图8
  • 希望与反抗 图9
  • 希望与反抗 图10

云影述

“希望与反抗”法律是根据什么制定的?是人性和良知,还是统治者的个人意志?

索菲·绍尔-最后的日子》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剧情,一位女烈士的受审和就义。
在欧洲文化背景下,“烈士”Martyr 这个词难免有宗教意味在里面,至于说到女烈士,那就更逃脱不了贞德的影子,更何况还有多位电影大师的贞德影片在前。相形之下,《索菲·绍尔》中的现代贞德形象却是少有地成功。
电影中的烈士形象最忌僵硬化,成为后人刻意(抑或存心)打造的呆板图腾,一个行走的理念。烈士被“封圣”的同时,也是第二次死亡,他和她不再是那个有名有姓、真实存在过人物,而仅仅缩减成为“烈士”。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导演起的标题用心,这就是讲一个真实的人的最后几天。
尤丽雅·延施(Julia Jentsch)的剧名主角在完成影片的这个核心使命上相当成功,很贴切地演绎出索菲·绍尔即坚强而又柔弱的两面;不事修饰、素颜朝天的青葱少女,身上那件红色毛衣却格外锐利不祥;面对审讯虽然难掩恐惧,却以青年人的蛮劲,死死守住良知;短短一瞬间的阳光和蓝天,会令她彻底陶醉。影片在塑造人物、达成导演核心意念上,从力度和细节上,都可圈可点

Scholl在德语里发“绍尔”,拜仁慕尼黑足球队的中场球员名字也叫Scholl,而“斯库勒”应该是按照英语发音来的,本片是德语片,所以我认为翻译为“绍尔”更为妥贴。

崔卫平: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
经济观察网
2005年的柏林电影节,德国电影《索菲·朔尔最后的日子》(又名 《希望与反抗》),荣膺最佳导演和最佳女演员奖。影片取材于1943年地下抵抗组织白玫瑰成员索菲·朔尔和汉斯·朔尔兄妹,因在大学教学楼散发反战传单被捕,四天之后被处以极刑,同时遭到处置的还有他们的同伴克里斯多夫。
“白玫瑰”甚至算不上 “抵抗组织”,他们最多也就是在公共场所散发传单,在街头墙壁上书写标语或在已有的标语上面打X,主要成员为大学生及少数大学教授。前后共有百余人被捕,两批处死了6人,其中还有1位教授。在那个极端的情境当中,这些人们属于另类生存。
此前已经有过一部影片以此为题材。这便是拍摄于1982年的 《白玫瑰》,1984年由上海电影译制片厂译制,在中国电影院里公映过。两部影片都是以妹妹索菲·朔尔为主角。我们不喜欢一个献身的人物,因为她/他身上的光亮过于强烈。但是,令人睁不开眼睛的强光,并不是她/他本人所为,不是这些人做了什么极端的事情,而是最终施加在他们身上的力量,剥夺他们生命的力量

「帝国的毁灭」、「苏菲索尔:希望与反抗」、「希特勒男孩」,被列为止战三部曲,所谓"止战"这个帽子扣的多少有点不伦不类,应该称为二战反思三部曲。
三部电影之所以被凑在一起,是因为他们有节奏的表达了希特勒的崩溃:法西斯教育系统的崩溃、法西斯信念的崩溃、希特勒本人的崩溃。
先说说法西斯教育系统的崩溃,即「希特勒男孩」,这部片子严格来说是一部关于青春成长的校园片,是批判教育体制的,来自学校和父母的残酷高压,最终迫使少年结束了自己生命。这样的情节是不是让人想起死亡诗社和放牛班的春天?用法西斯做背景显然削弱了批判的力量,希特勒死了半个多世纪了,教育逼死人的事儿一点不比他在的时候少。
电影把纳粹脸谱化了,纳粹都是邪恶的,因为纳粹的邪恶才导致了悲剧,这种思想十分危险,会煽动人们认为,消灭纳粹才能停止邪恶,实际上,不幸的是,现在人们就是这么想的。首先,认为消灭某一类人才能有美好生活,这本身就是法西斯思想,其次,每个人都知道纳粹消失后邪恶根本没有停止。最后,把纳粹妖魔化

人民法院(德语:Volksgerichtshof)为1934年由德国总理希特勒所创立的一座特别法院。由于希特勒就当时法院对于国会纵火案的审判结果感到相当不满(因为其中一些人被宣判无罪),所以希特勒便在宪法框架外另外设置了一个独立运作的法院,称之为“人民法院”(Volksgerichtshof)。本法院的管辖案件为广义的“政治犯罪”,包含了像是黑市、怠工、失败主义,以及叛国这类的案件。这些案件将被人民法院视为“腐蚀战斗力”(Wehrkraftzersetzung)并且因此判处相当严厉的惩罚。进入到人民法院审理的案件中

星期天在家看电影,是德国2005年拍摄的《Sophie Scholl - Die letzten Tage》《索菲—绍尔:希望与反抗》,国内有翻译名为《帝国的毁灭II》,说的是慕尼黑的兄妹俩作为白玫瑰反希特勒组织成员,在一次散发传单行动中不幸被捕,索菲秀尔,一个21岁的姑娘,坚持立场,视死如归的故事。故事发生在1945年的2月份,虽然故事中审判是政府精心安排的闹剧,但前面的大量侦察过程仍使我感到震撼。已经有了纳粹的残暴先入为主,索莫秀尔又是一个女人,从她被捕的那一刻起,边看边为她担心 ,她一定会面临痛苦的折磨。但没有,侦察员先是完全相信了她看似圆满的辩解,第二天就要决定释放她了。就在要签字时, 又取消了释放。因为侦察员发现新的证据,在新的证据面前,索菲承认了散发传单的行为,并说有关的都是由她一个人完成的。侦察员明知她在撒谎,从桌上站起来,大声咆哮,这时候我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残暴的纳粹,惨忍的手段,什么抽指甲,老虎凳,辣椒水,还有专门针对女性的污辱,一定无所不用其极的...多亏我没有捂住眼睛不看,原来,并没有这些花样

“希望与反抗”法律是根据什么制定的?是人性和良知,还是统治者的个人意志?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99yz.net/a/55548.html

展开

云精选

斯大林格勒战役
8.21993年德国剧情
伯纳德行动
7.92007年德国剧情
何处是我家
8.22001年德国剧情
白玫瑰
7.91982年西德剧情
帝国的毁灭
8.92004年德国剧情
从海底出击
9.11981年西德剧情
黑皮书
8.42006年荷兰战争
希特勒的男孩
8.22004年德国剧情
五月的四天
8.52011年德国剧情

德国剧情片

更多推荐

2024中国大陆动作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