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界师
导演:
演员:
吉娜·麦基

观看量:18105

《交换学校:阶级分化》阶级割裂的乌托邦

写之前看了下大家的观点,果然基本还是围绕阶级,教育,资源,公平等等来说的,但我想表达些不同的。
这是绝对值得二刷的,虽然只看了一遍,但第二遍的新感悟只是锦上添花,差别不会很大。
公立学校的校长基本代表了穷人阶层的最高观点了,而私立学校也就是有钱有势的化身。太多的人,关注的都是能被看到的,就像是穷学生被交换后,从诧异到改变,仅仅是因为他们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而日复一日的原本的环境并没有能改变他们,尽管有的是时间,而这仅仅是一周。但我想问的是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743083529/
刚刚看完英国纪录片《交换学校》,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各派出校长及三名学生交换一周学校生活。这个题材的纪录片,我以为才窥到了开始,就预见了结局,一定还是那个根深蒂固的问题,阶级差异。不过看完之后,我想我也看到了模糊这个差异的办法。
阶级差异的确存在,现今社会,这种差异甚至有不断扩大之趋势。教育,作为曾经拯救了我们过去几代人,帮助我们缩小阶级差异的唯一手段,如今似乎也站到了上流阶级一边

看了这个纪录片,感慨很深。就对比外国而言,中国的教育可以说是较公平的,但缺点是填鸭式教育,应试教育,对于个人人格教育而言,没有国外健全。
中国社会也存在阶级分化,之前听过教育学老师说过:“教育可以是打破阶级分化的工具,也可以是上流阶层人士加固阶级分化的工具。”
私立学校的孩子看起来很有自信、成熟稳重,这不代表他们一出生就是这样,家庭环境、成长环境是很重要的因素。所以说父母、老师的鼓励和积极影响很重要,耳濡目染和心理暗示也是让他们成功,后来成为社会领导者的重要因素。

其实这个片子有很多点值得再看一次。今天先着重记录一下有关自信的方面。当代鸡汤中没有一道会漏下自信这个十三香,但是如何建立自信却少有人提。前些日子刚好在某个ted中看到,建立自信的一个方法就是去做一些小事、通过这些小事的成功逐步建立自信,形成良性循环,自己真的相信自己能行,而不仅仅是口号。这刚好就是私立学校的优势和教学理念:鼓励尝试,不用担心失败。鼓励尝试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在不同领域建立知识框架和基本的信心,在学校的保护下,不担心失败不仅是对自信的维护

提到私立学校,你会想到什么?
昂贵的学费是毋庸置疑,优秀的师资队伍、先进的教学环境都是私立学校的代名词。
而与之对应的公立学校,就显得比较朴实。
然而,能上得起私立学校的孩子,毕竟是少数。
这就形成了一种对比,少数精英教育和大众普通教育。
在英国,这种教育资源上的鸿沟格外明显。
公立学校在英国属于普遍义务教育,全英93%的学龄人口(3-18岁)就读公立学校。
学校经费来源于地方政府或中央财政税收,因此公立学校基本免费。
而私立学校以“精英教育”为教育模式

且不说公立私立学校的费用是否物有所值,但是资本和学校本身的理念在校园文化建设这上面的确私立更胜一筹,对于这部分也深受感触。
在一所可能人人皆未来精英的学校短暂任教一年,学校的硬件设施,软件实力,校园文化和学校精神,环境塑造和各种平台的提供,是任何一所所谓的普通学校没有办法全部实现的,学生有崇敬的楷模,有和名人近距离接触的机会,有自己清晰的目标规划,有身边同学朋友良性的竞争,在学校中有仪式感有归属感有个人认同感,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极为重要。

交换学校:阶级分化》阶级割裂的乌托邦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99yz.net/a/32824.html

影视剧推荐

更多
5.02011德国纪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