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命感应豆瓣

影迷

夺命感应豆瓣

全集观看
导演:
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
演员:
耶日·斯图尔,莫格莎塔·札柯夫斯卡,艾娃·珀卡斯,斯特凡·希泽斯基,耶日·诺瓦克,塔德乌什·布拉德茨基,马雷克·利特夫卡,博古斯瓦夫·索布丘克,克日什托夫·扎努西

更新:2024-04-22 01:17

首映:1979-08(莫斯科电影节) / 1979-11-16(波兰)

年代:1979

时长:113分钟

语言:波兰语

评分:8.4

观看数:97803

热播指数:91

来源网:美剧天堂

痴迷者的生活——《影迷》观感

孤儿院长大的菲腊是一个平凡的小职员,三十岁的他还保留着在孤儿院养成的、半夜起来吃东西的习惯,也许正是童年经历的缘故,他温顺到近乎胆怯,一紧张激动就克制不住地打嗝。影片的开始,平凡的他只拥有一个朴素的梦想,即希望怀胎十月的妻子为他生一个女儿——为了记录女儿的成长,他花了两个月的工资购买了一台摄影机。这是他的拍摄之路的朴素起点。
但是我们可以逐渐看到他是怎样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偏

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影片在我看来是平实、质朴的,去除了枝繁叶茂;即使有戏剧性的冲突、转折或者结局,也处理得波澜不惊。每部影片大多一个基本定调,脉络清晰,缓缓推进色彩灰冷,而所有提出来的“重寻被共产主义理论破坏的基本价值”——道德人性、宗教伦理、科学理性等永恒的人类精神世界问题,都像是在旁述,看着事件的发生,让每个观影人自己去审视去思索,而基氏自己也在观察在思考。
影迷》算是基氏影片中最有波折比较着墨的一部了,把爱好发展成玩物成魔,因为疯魔,基本的伦理道德界线也就变得模糊了,从而引发了与环境、社会、友人、亲人等等的冲突、矛盾和痛苦。这也是基氏自己对纪录片失望不满的表述,大家要的不过是虚饰过后的样子,没有人愿意看到赤裸裸的真实呈现。所以菲利普最后把镜头对准了自己。

作为《影迷》(Camera Buff, 1979) 的主人公,开始使用摄影机拍摄纪录短片之后,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起初他是用来记录生活点滴,后来短片进入了公开放映的渠道,最后作品取得或好或坏的反响,但他却迷失在应该拍些什么的困惑里。
最初主人公的拍摄动力,是想要记录女儿的成长,做成普通的家庭私影像。他对拍摄没有具体计划,摄像机像是眼睛的延伸,他看到什么,就把什么拍下来。但是在那个年代,摄影机和胶片还是稀少昂贵的东西,因此人们对摄录留影这件事,格外地具有仪式感。在镜头前录制影像对一般人来说


人类为什么要拍电影呢?人类为什么想到要把身边的一切记录下来?是为了留住转瞬即逝的美丽?在以后漫长的岁月中有回忆可看而不觉凄凉,还是为了记住生命中所有让人感动痛苦或者快乐宁静的瞬间?
没有神秘的命运感,也不是艰于呼吸的苦涩的惶恐的对于宗教的膜拜,他最开始的时候只是用最朴素的方式向他想象中的最高艺术形式敬礼,他在祈祷,或许还生涩,带有某种不圆熟的粗糙,就像用8毫米的简陋摄像机和沙沙响的胶片粗笨的摇着手柄然后在拉上帘子的斗室中小心翼翼的剪接,如同对待自己心爱的孩子。
他刚出生的女儿,开着颠簸的车子的小伙儿,楼上窗户里慈爱微笑的母亲,厂里的庆典,庆典上的演出,会议结束后领取酬金的演员,生活的缝隙中看见在窗台上呱呱叫的鸽子,......
妻子在站台上冲他大叫“不要再继续了”,那是一句谶语,可惜火车匆匆而过,风太大,他徒然地拉开窗子只能看见妻子激烈的手势。
“我有邮票,可是我也只有邮票呢。”老劳资科长慢慢的说完这句话慢慢的转身慢慢的走出门去。那么我有什么呢?妻子?孩子?还有

影片讲述了主人公菲利普为了纪录女儿的成长买了摄像机,却误打误撞成为纪录片大师。对拍摄纪录片的痴迷使他忽略了挚爱的妻子,至使妻子离他而去,而他在拍摄过程中也遇到的种种挫折与磨难。最终,巨大压力下的菲利普将自己的纪录片新作毁坏,但对拍摄的热爱使他最终又拿起了摄像机。
好的纪录片大师所付出的是我们无法想象的,曾看过一个片子是纪录一个人拍摄纪录片的过程,感动之极。片中主人公也如是,是尊循自己的本心,真事纪录一段事实,还是粉饰太平,人人尽满意。在成名与道义的漩涡中苦苦挣扎的主人公还是做出了抉择!希望每个真实纪录正在发生的故事的人能够得到尊重!

痴迷者的生活——《影迷》观感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99yz.net/a/31807.html

线路F1

影视剧推荐

更多
2013中国大陆儿童片
1989美国恐怖片
2017中国大陆剧情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