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尾狗
导演:
巴瑞·莱文森
演员:
达斯汀·霍夫曼,罗伯特·德尼罗,安妮·海切,丹尼斯·利瑞,威利·纳尔逊,安德列·马丁,克斯汀·邓斯特,威廉姆·H·梅西,约翰·迈克尔·辛吉斯

更新:2024-05-03 01:18

首映:1997-12-17

年代:1997

时长:97 分钟

语言:英语

评分:8.1

观看数:96748

来源网:美剧天堂

我是谁——观“摇尾狗”有感

蝴蝶效应能够造成飓风。这部片正式显示了与时俱进炒作的艺术,死马当活马医,只要找准了切入点,何尝不可,政治就需要这样的偶然因素掺和,才有意思。

老片子了,但正因为拍摄在克林顿和科索渥,小布什和911之前,所以真觉得这片子有些让人毛骨悚然的精确预测。
在现实社会里,美国两党都用过这招,但战争确实存在(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因为商业利益是实实在在的。对比这种极端的新闻误导,想想我们的新闻,嘿嘿,不同境界,世界大同啊!
里面还有些令人惊喜的黑色幽默,粉搞笑。Woody Harrison真是天生的无理头主角!

有时候,媒介与大众的关系很像某种条件反射。媒介设置议程,受众如静脉注射般的对其进行反应。虽然受众研究一直致力于强调公众在社会习得之后存在的所谓主观能动性,但是,在强大的社会伦理和人类学规律的运行机制背后,作为社会动物的“人”其实很难逃脱开由情境所设定的“框架”。从这个意义上说,电影《Wag the Dog》其实蕴含了这样一个假设,即强大效果论在媒介素养普遍被公众内化的今天,依然张牙舞爪地存在着。
所以,当女演员在明知道要去表演听演唱会的时候,她真的被那煽情的乡村摇滚打动了,布景虽然是假的,但感情和眼泪却是发自内心的;当三十个女秘书被召集到总统办公室去“准备反应”一场动人的演讲时,她们也确实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出来了。更可悲而可笑的是,作为一名自认为略懂媒介、电影和性别刻板印象的观众,在目睹了电视如何制造战争,电影工业如何渗透进入政治表演,性别结果如何被机械地搬上荧幕之后,用摩丝码写就的“Courage,Mum”和那略带嘶哑的声线竟真的让我如Couch potato那样,内心为之一颤。

本片的镜头语言很有意思,我抓住了的一个点就是,显得很突兀的变换景深,似乎在可以让观众从故事中疏离出去,让我们意识到本片也是“producing”的产物,并不是真实。
本片通篇一直通过斯坦利在强调,一切都是“producing”,传媒制作了真实,造就了历史。美国人心中的战争只是他们通过媒介看到的几张图几段录像而已。随着传媒力量的强大,传媒对历史的“记录”逐渐演变为“制作”,建构替代了真实。于是便有了wag the dog,本末倒置,主从颠倒。
片尾,制作人被秘密处决,“制作”的痕迹被抹去,国内国际的形势也按照“制作”的预想继续发展,历史的真实被扼杀,新的“历史真实”诞生了。我们制作了历史。

Why does a dog waps its tail?
Because a dog is smarter than its tail.
If the tail were smarter, the tail would wag the dog.
如果把一个smart的人看作一只狗,那么,他用来讨人欢心的人就是狗尾巴。片中有两个聪明人,一个是康尼,一个是斯坦利,但一个是狗,一个沦为狗尾巴。
故事发生在总统的竞选团队里,在临近选举的11天,本来支持率远远领先的在任总统,因为犯上桃色事件面临落选的危险。被称为“补漏大师”的康尼出现,他的策略是制造新的新闻盖过这一桃色时间。他带领竞选团队秘密炮制了美国受到阿尔巴利亚恐怖威胁的新闻,并且找到著名制片人斯坦利,用拍电影的手法炮制出莫须有的照片、影像资料,并且集合一系列艺术家谱写激励歌曲、拟写标语口号,在全国营造出战争的紧张气氛。他们的方法果然奏效,公众不再关心总统的桃色新闻。后来经过中情局调查识破后,他们又用一个被遗留在占地的士兵的故事感动了全国上上下下,总统又再次利用营救士兵获得了民众支持。
在整个故事的编造和导演过程中,斯坦利发挥出他过人的制片本领

这个电影风格特别奇怪,第一次看到如此荒诞的片子。话说,他们对阿尔巴尼亚宣战难道那国家不会有反应吗?发生战争的方式可以用一个视频、一首歌证实吗?我一开始是不相信的,之后再想想,当年中国的抗美援朝、美国与利比亚、阿富汗战争,我们这些大众所知晓的,不就是那么几个报道、一些片段。真相是什么?动机是什么?只不过堆积在旧纸堆或绝密档案里了。
我不否认我还是一个蛮有情怀的文科生,关于民主、自由、真实、宽容、善良、爱与美是我比较喜欢且想要追求的。我觉得读新闻不坏

我是谁——观“摇尾狗”有感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99yz.net/a/57820.html

线路F1

影视剧推荐

更多
5.52017中国大陆剧情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