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途列车是什么类型的纪录片

归途列车

归途列车是什么类型的纪录片

手机免APP观看
导演:
范立欣
演员:
陈素琴,张昌华,张琴,张洋,唐庭岁

更新:2024-04-24 14:51

首映:2010-09-03(中国大陆) / 2009-11-22(阿姆斯特丹纪录片电影节)

年代:2009

时长:87分钟

语言:汉语普通话,四川话

评分:8.3

观看数:31306

热播指数:156

来源网:美剧网

一个农民工家庭的“归途列车”全纪录(腾讯转载)

年末,工作轻松了些,有了更多时间看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最近看得不少,但是触动我想和各位分享的是一部纪录片——《归途列车》。

该片记录的是四川广安一对农民工夫妇在外打工和过年回家的经历,片子一开始,展现的是他们在缝纫机前专注工作,在火车站买不着票时的手足无措,坐火车换轮船搭中巴的漫漫回家路,一家人终于坐在一起吃团圆饭的幸福场景。对于中国观众而言,一切都意料之中,无所谓沉重或伤感,这就是当下的中国,一种普遍的生活模式。
可场景突然转换,他们的女儿一个人跪在爷爷的坟前烧纸,哭着说出了心里话:“爷爷,我过得很好,只是我不想见到爸爸妈妈,我和他们的关系一直都不好。”父母和女儿的矛盾豁然搬到了台面,由于这对夫妇常年在外打工,与女儿相处的日子屈指可数,他们之间已有了彼此心知肚明、但又无法化解的隔阂。
故事继续的发展,我不一一剧透,只是后来,在女儿与父亲的一次争吵中,女儿的言语越发不敬,最后居然和父亲扭打了起来。父亲的气已经憋了太久,一直老实巴交、细声细语的他也爆发了,把女儿打趴在地

三次归途列车,串起了琴琴阳阳以及张家人的生活变化,这也是当前农村再普遍不过的现象——比如我的老家,一个村里200多口人,常住的只有五六十名老人和留守儿童,地大多卖掉了,老人们靠剥剥黄麻谋小钱——呆在农村是没用和屈辱,谁不想赶紧逃?
可是哪个家长希望孩子踏上打工之路呢,可自顾不暇又谈何教育,而孩子们一年一度的团聚总要在耳提面命、成绩和眼泪中度过。不断循环的悲剧,又到什么时候才能结束。
每次从农村回来都对自己的生活所有感到无比沉重,可是沉重之后又能做些什么呢。

   看完了《归途列车》,心里有点沉闷。还记得上一次有这种感觉,是在社会实践的时候看《1942》,不过后者是展现人性,前者展现现实。压迫感,却是两者却有的共通处。
   之前就有听说过《归途列车》,最初注意到它,倒是由于范立欣的关系,纪录片从来都不是我的最爱,可以说,如果能够不选择电影的话,我是不会选择它的。可能正是对它没有什么喜爱,没有偏见,在看完它后心情才会如此沉重。
   纪录片最大的特点,就是真实。我记得华晨宇有条微博里说:“人们有时候会通过虚构出来的电影来结合现实中存在的美好,而这部电影(纪录片《我就是我》)能让你从现实中看到虚构出来的美好!”,区别于那些演员的演技,那些真实的场景,每个人眼角细微的变化,那些没有大起大伏却一次次撞击人们心灵的场面,是纪录片所独有的。
   电影是杯,那外出打工的农民工家庭是茶引,他们被放到中国十几亿的人口里,混杂着最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民工气息;现实是水,充斥着腾腾热气,一贯而下,冲开了在里面挣扎着的人们。
   开头缓缓的慢拉镜头

那是一段数不清的国人奋力出逃故土,又在年跟头奋力归途的日子。随着城乡差距的缩小,农村人口在城市的生根发芽,那段挣扎的岁月也许会模糊冲淡,但却深埋在国人心底继续作为国民性的一员影响着每一个人。
全片一共记录了两次归途,一次是张昌华夫妇二人回家,另一次是女儿张琴辍学打工后三人一同归家。两次归途的模式几乎一模一样,即年关将近,两夫妇在外打拼一年迫切地想回乡看望他们的孩子,也是心头最大的牵挂。
对象典型性
这部纪录片就是对这段记忆的记录和转译,个人而言,对我冲击力十足

一个农民工家庭的“归途列车”全纪录(腾讯转载)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99yz.net/a/20851.html

影视剧推荐

更多
2011中国大陆真人秀片
2019意大利纪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