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迷

年代:1979 

首映:1979-08(莫斯科电影节) / 1979-11-16(波兰)

时长:113分钟

语言:波兰语

观看量:5538

热播指数:91

豆瓣:8.4

更新:2024-04-25 01:30

剧情:
  菲腊花了两个月的薪金买下八米厘摄影机,本想纪录刚出生女儿的成长,但厂长却要求他为单位服务,拍摄联欢晚会;误打误撞下,居然给他在电影节里捞了个奖。他登时雄心万丈立志成为纪录片大师,冷落娇妻也在所不计。但镜头下的真实却不是人人吃得消。当人民英雄的代价是好同事成了活靶,最後菲腊要在成名与道义之间作取舍。
展开
线路F1

图集

  • 影迷 图1
  • 影迷 图2
  • 影迷 图3
  • 影迷 图4
  • 影迷 图5
  • 影迷 图6
  • 影迷 图7
  • 影迷 图8
  • 影迷 图9
  • 影迷 图10

云影述

痴迷者的生活——《影迷》观感

孤儿院长大的菲腊是一个平凡的小职员,三十岁的他还保留着在孤儿院养成的、半夜起来吃东西的习惯,也许正是童年经历的缘故,他温顺到近乎胆怯,一紧张激动就克制不住地打嗝。影片的开始,平凡的他只拥有一个朴素的梦想,即希望怀胎十月的妻子为他生一个女儿——为了记录女儿的成长,他花了两个月的工资购买了一台摄影机。这是他的拍摄之路的朴素起点。
但是我们可以逐渐看到他是怎样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偏

νώθι σεαυτόν
认识你自己
迟到半小时才在衡山1号厅坐定。从叶莲卡被睡梦中老鹰啄食小鸡的情景吓坏起,直到菲利普坐在窗前喃喃地对着16mm摄像机说着一年前女儿出生时的情景。看完后整个人恍恍惚惚穿过衡山路拐进华山路,在雨中不停地走,路灯不明,行人稀少,心下感触,一霎又悲从中来,几欲落泪。不知是不是经历过苦难和重生,波兰籍的电影,骨子里总带灰色。
也许菲利普是导演的自白,也许菲利普是观影的大众,也许菲利普是藏在人心里的执念。候麦是喜欢躲在镜头后静静观察巴黎百态的老派知识分子,老伍迪每年都会给自己写一封电影情书。菲利普只是想拍电影,拍身边的生活,至于原因,很复杂,或者只是想拍就自然而然地拍了,或者像开灵车的奥维利说的,人死了,但他们活在电影里。
厂长是现实的哲学家,他眼中的世界不是非黑即白,很多灰色地带他看得清楚,也参与其中。工会主席一辈子碌碌庸庸,却一直在维护菲利普的理想。维特克是热血青年,单纯,爱好摄影,现实却要给他的双眼蒙上阴霾。安是一朵云彩

这部是波兰电影大师奇士劳斯基经典作品之一,而上部Tricks的导演被称为“奇士劳斯基”接班人 ,所以看这部电影之前我是怀着无比敬仰的心情的。但是也许是不喜欢看与政治有关的话题,所以还是比较失望的。有时候我在想,得到更多赞誉的中东欧国家的艺术家是不是因为他们的表达更符合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强势价值观,所以得到了更多的赞誉呢?
电影讲述了一个工作稳定家庭幸福的采购员为了能记录刚出生的女儿,买了一部8mm摄影机。从此痴迷于摄影但却导致妻离子散而且因为给工厂拍摄的纪录片惹出了麻烦,取舍之后,他毁掉了可能导致形式更加糟糕的新片底片,并将摄像机对准自己,迷茫的回想起自己买来摄像机时的最初目的。
电影是至高无上的艺术,这是谁说的? --列宁 。可明显电影大师奇士劳斯基感到不是那么回事, 政治还是压倒一切的力量,而艺术想破土而出?除非有一片肥沃的土地,但这片土地真正是为了艺术而预留的吗?或许又是一种政治而已。

作为《影迷》(Camera Buff, 1979) 的主人公,开始使用摄影机拍摄纪录短片之后,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起初他是用来记录生活点滴,后来短片进入了公开放映的渠道,最后作品取得或好或坏的反响,但他却迷失在应该拍些什么的困惑里。
最初主人公的拍摄动力,是想要记录女儿的成长,做成普通的家庭私影像。他对拍摄没有具体计划,摄像机像是眼睛的延伸,他看到什么,就把什么拍下来。但是在那个年代,摄影机和胶片还是稀少昂贵的东西,因此人们对摄录留影这件事,格外地具有仪式感。在镜头前录制影像对一般人来说

文/尘世流年
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电影被称为“诗意哲学电影”,他的几部电影开头的片段很有震撼感,这种震撼感来自不加修饰的直接。比如《杀人短片》开头的动物尸体,《机遇之歌》的男主角吼叫,这部《影迷》也是一样,一只鹰正在啄食捕获的鸟,在我看来这是表示自然界的真实与残酷,弱肉强食是自然界最基本的法则,一直没有改变,也不可能改变。
这部发行于1979年的电影,制作在当时冷战时波动较大的波兰,所以想要了解这部电影,就必须了解当时波兰的社会背景。二战时以著名的“闪电战”拉开帷幕,德军先占领波兰大部分领土,而此时的苏联不失时机的上演一幕落井下石的好戏,突破苏波边境建立起东方防线。此时波兰已被瓜分,而二战结束后,波兰作为苏联的卫星国,被定位在社会主义阵营之中。所以波兰的政治经济体制完全照搬苏联。重视重工业而忽视轻工业和农业发展的计划经济体制导致了人民生活水平下降。日积月累的民怨不时的爆发,而苏联包办的傀儡政府却采取高压政策,根本解决不了任何问题。随后导致了波兹南大罢工,此时波兰人民已经觉醒

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总是在试图告诉我们个体在特殊的境遇中应该如何选择,以及在面临这种选择时候的无力之感。
焦虑,自古就有。
在这个追求自由独立的时代中,“焦虑”更是如影随形。
如果说,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焦虑是极权主义和天主教信仰综合作用的结果,那么现代人的焦虑则是个体生命和社会伦理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
站在现在的语境和环境中来看待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电影,他表达的更接近后者。
在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电影中

痴迷者的生活——《影迷》观感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99yz.net/a/31807.html

展开

云精选

无休无止
8.01985年波兰剧情
爱丽丝城市漫游记
8.71974年西德剧情
两生花
8.41991年波兰爱情
爱情短片
8.81988年波兰爱情
永恒和一日
9.11998年德国剧情
日以作夜
8.51973年意大利喜剧
波希米亚生活
8.31992年德国喜剧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