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终于知道为什么杨德昌这么多人喜欢,甚至奉为华语电影第一了。
把几乎所有的矛盾集中在一个女孩身上,在如今女性主义兴起的浪潮下,确实是有些时代的局限性。前半段多半会让人觉得平淡甚至乏味。但悲凉的内核和冷静克制的镜头,就是那么一瞬间,仿佛开窍了,和导演产生灵魂的共鸣。
一开始,小四的潜意识其实一直想当救世主,但他自己却没发现,老觉得信基督的二姐神神叨叨。最后却说,只有二姐最懂他。二姐最后在唱诗班痛哭,仿佛是一种信仰崩塌。
不要企图改变,去当救世主,不如直接毁灭。
这是我看过的最牛的牯岭街文字。
牯岭街教育诗
作者不详
(1)
我的家在牯岭街,我在这里工作和居住。我们这里以前出过事,我们的好兄弟茅武,在这里刺死了他的马子。
后来,茅武的一个同级同学从牯岭街出去。杨德昌同学在美国学电脑,攻硕士。因为一个偶然的原因改行拍上了电影。1991年,杨同学把我们牯岭街的一些故事搬上了银幕。
我看过这出名为《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的电影。影片接近四个小时,很多人说闷。我看了之后也胸闷,由于不足为外人道的原因。
从淡江师范毕业之后,我回到我的牯岭街家乡,成为建国中学的一个青年教育工作者。杨同学的这部电影,取景其实是在淡江中学。
(2)
中年以后,我发现在所有的教学参考中,尤其弥足珍贵的竟然是这部影片在我的脑子里的拷贝:每一个段落,每一个人物,每一格画面,每一句台词。
我常想,如果时光倒流三十年,让我重新回到牯岭街,这部影片也许可以成为我的地方志和人物志。我可以通过它认识每一个家庭,每一个社会阶层
这部长达四个钟头的,溯旧而不怀旧的银幕史诗可能是我看过最好的,也是最有腔调的电影。
国民党当局迁台后第一宗少年杀人案,感情纠纷,连捅七刀,块块标签都是青春残酷物语的上佳注脚。但杨德昌处理食材的手法和大多数烹者迥异,他对用残酷行为,叆叇言语勾勒少年胸中蜷伏的凶兽兴致缺缺,也不着紧以暧昧的神性传递未完成者的混沌。仿佛对他而言,少年不是蕴藏无限可能的素琪,不是渴念返乡的本真,甚至也不具备青春崇拜里常见的那种血蛊般的魔力。少年首先是一个人,大人怎么样,他大概也就那样。没有更高贵
曾经我感觉,《牯岭街》是一部内容丰富、线索复杂的电影,仿佛导演有很多话要讲。此刻,我觉得,这实在是一部非常简单的电影,它只讲了一件事: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什么也改变不了,你甚至连一个朋友,一个你爱的女孩子,都改变不了。
好笑的是,如果坦然接受这一点,你的人生就是一部平庸的悲剧。如果拒绝接受这一点,你的人生就是一部诗意的悲剧。
滑头、小明等人,属于前一种。Honey和小四儿父子,则属于是后一种。
现在我也更能理解,为什么贾樟柯会觉得,《牯岭街》不如《一一》更好了。
2020.12.5
这是一个灰色的年代。大街上坦克与公交车交错驶过,各地的方言充斥着整个不大的岛屿,台南客与外省人的矛盾剑拔弩张。父辈们在白色恐怖的阴影下小心而迷惘的苟活着,却想用军事化的秩序来管理更加不安而躁动的下一代。于是一群整日打架抽烟、削榔泡Miss的帮派分子,用这种反抗的姿态来掩饰对未来的恐惧。而这个被夹在各个派系间的少年,却在黑夜中打开手电,选择用自己的信念来探知这片黑暗,最终他寻找到的,是一个更明亮的夏日,还是永劫不复的深渊,
这个从片场偷来的手电是整部电影中最重要的道具。巨大的手电拿在高挑纤细的小四手中看上去十分的不协调,象征着年仅14岁的小四不得不独自去面对人生中艰巨的未知。而这个手电所照亮的画面,也正是对小四成长过程一幕幕的记录:朋友的脸、敌人的脸、狭小壁橱中写下的日记、第一次和小明约会的片场、被仇杀的217老大与女友的生离死别……沉默寡认死理的小四,只会用自己的眼睛去认知这个世界,而他最后把手电放回片场导演桌上的那一刻,就是他的世界观定型的一刻:他要反抗,他要改变这个世界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张国柱主演,毁灭并不是改变的同一面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99yz.net/a/1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