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息天堂
导演:
汉尼·阿布-阿萨德
演员:
卡伊斯·纳塞夫,阿里·苏莱曼,卢巴纳·阿兹巴尔,阿莫尔·何勒赫尔

更新:2024-03-26 17:33

首映:2005-09-07

年代:2005

时长:90 分钟

语言:阿拉伯语,英语

评分:7.7

观看数:52033

热播指数:11

来源网:好看的美剧网

《天堂此时》卡伊斯·纳塞夫出演,我大概写了个剧情,大家可以去看看

很多报道都替本片喊冤,说在奥斯卡输给《救赎》是爆冷,废话!谁输给《救赎》都是爆冷好吗?《无极》要是有机会输给《救赎》那都算爆冷!
因为刚看了《救赎》,所以也把这片子找出来一起看,看看奥斯卡现在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总得来说,比《救赎》确实强太多了,但还是一部很平庸的电影。画面上至少没有什么业余的痕迹,不过技术上面也都很大路货,属于熟手做的活儿。我最不喜欢的地方是故事太政治,导演是以色列人,拍得却是穆斯林人肉炸弹的事情。这种片子很难看进去,我不怕看《尼克松》那样的政治片,导演还是要说人性,不过借了个政治的壳。可是以色列人拍的巴勒斯坦人,没办法中立,虽然他看似在努力模糊自己的位置,努力中立一点儿,但是在这样的环境设定里,中立是罪过啊!西方人需要看到热血沸腾的中东人,才有可能稍稍触动他们固执的神经。
不谈那么多政治了,从电影上来说,我一碰到这么应景这么需要政治立场的片子,心里就先扣它30分,它要再想及格就已经很难了。不喜欢电影谈论这些,前阵子出了很多关于车臣或其他乱地方的片子,我也都不喜欢

这是一种极端的生存状态。除了殉难的马太和卑劣的犹大,你甚至连第三种选择的余地都没有。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十九岁的赛义德肩上背负的担子太沉重:宗教的教化,民族的仇恨,家庭的生计,以及那个以叛国罪被处死的父亲在自己心头投下的挥之不去的阴影……也许连他自己也很难说清,从父亲被处决的那一天,到他被告知第二天将是他的“圣战日”的那天晚上,九年来他对父亲胸怀的是怎样的感情。但那惊魂的一天,擦亮了赛义德看待父亲、自己民族、敌人以及整个世界的混沌的双眼。他终于大彻大悟,自身人性的弱点才是敌人最致命的武器。而在这种极端残酷的生存环境里,无论是对生命的轻蔑还是热爱、是残酷还是善良,都可以成为致命的弱点。无依无靠的家庭、年幼的赛义德……也许父亲有太多的理由可以解释自己的行为,但没有人愿意也没有人可以平静地去倾听他的理由。父亲最终毫无尊严地死去,作为以色列把玩的棋子,以色列也轻易地将这颗“卒”丢弃。“他们利用叛徒,我要让他们知道他们必须为此付出代价。”于是,在九死一生后,赛义德做出了选择,他要拉响那根引线

电影最大的意义就在于此,能够让你通过你也许终生不能遭遇的情节感受到你曾经的感觉。这就是一部好片子的意义。
Paradise now就是这样一部电影,看着那些身边的人陷入一种令人手足无措的情境之后,我们又能感受如何呢?

心情不是很好,可片子下完了,既然睡不着,就看完。
很早就知道了,很早就想看。看过了《慕尼黑》,更想看的是《天堂此时》。
一个女人出现,阿拉伯人,她的对面是以色列的军装,在检查。我把音量调小了,因为以为会是在一个女人和一声巨响中揭幕。可画面平稳的过去了,但心依然紧张。
一阵恼人的电钻声,破旧的应是垃圾场的修理厂,这是阿拉伯人,这里是巴勒斯坦。主人公出场,Said和Khule,失业,一同吸水烟,给了送饮品的孩子一枚他不满意的硬币,回家,过滤后的水依然难喝,这里是巴勒斯坦。还有Suha关不上窗的出租车,组织给Khule的手机,这里是巴勒斯坦。
铁丝网,枪声,……高楼,让人突然感觉豪华的现代汽车,三星手机巨幅广告,比基尼,这里是以色列。
《慕尼黑》很少表现的以色利。而巴勒斯坦是《天堂此时》不可能少表现的。
这并非在论证合理性,而是刺激着人们必须思考着种种的不合理。
Khule在录制誓词,完整地结束了,却没录上,再开始,还是没录上,然后可以录了,两位组织派来的联络人,一边看着他的再次录制

我一直想知道Said那晚和紧紧贴在身上的炸弹一起躺在父亲的幕碑前的时候,他是不是看到了自己短暂的一生,或者只是满天的星星,或者是父亲的灵魂,或者是,永恒的天堂。因为那之后的他,仿佛已经死去,当他麻木的坐上了那辆满是以色列士兵和平民的公交车,当特拉维夫高楼林立阳光沙滩的景象与巴勒斯坦难民营中的贫困嘈杂零乱拥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的时候,他小心翼翼的擦拭着和炸弹交接处身体的汗水,他温柔的吻了吻暗生情愫的女子,他从母亲的窗口逃开,他放弃了一切生的希望,只是不能再回去难民营,这个人间地狱里,他梦见了自己会身处天堂。
色调大部分时候偏黄,就像陈旧的电影,或者只是难民营的黄沙,但是线条是那么的清晰,就像那并不遥远的历史尘埃战争矛盾压抑在辛苦过活的现代人身上一样,讽刺着,无法避免的伤痛着。
Khaled和Said,让他们成为人肉炸弹的动力已经不全是宗教信仰,Khaled都在Suha的逼问下承认“我们在生活中已死,我们用死来逃避苦难”,这是怎么样的痛苦和绝望,是身在安宁之中的生命所永远无法体会的,电影的作用

很少有一部让我打满分的片子了。这部片子真好,真好,看到20分钟便开始唏嘘不已。这个故事讲的真好,之前说过Hitchcock那个说法,这个故事便是第一流的故事,两个准备去以色列当人肉炸弹的巴勒斯坦恐怖分子,从十多分钟就揭出了他们的身份,然而后面70分钟,虽然镜头较长,叙事平缓,但给人造成的紧迫感和压抑感却有增无减。看似徐徐的讲述却是无比扣人心弦的效果。一直预期一个血肉横飞的爆炸场面,而导演的处理却甚为出色,一直压着,压到最后一秒,然后一个闪白——影片在此结束,无声的片尾字幕,黑底白字——就这么简单,放弃了一切视听元素,造成的积累许久的感情终于瞬间宣泄——不由得被感动了。
写这种被深深触动的影片总会语无伦次,我大概是在那个叫萨义德的小伙子被告知明天要去当人肉炸弹的时候瞬间被秒的。组织告诉他,明天你去。他的眼里闪着亮光,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他去见家人最后一面。尽管这个时候,他的爱情才刚刚开始。那是多么难过的一夜!他看着丝毫不知的家人,看着依然忙碌的母亲和依然跟他斗嘴的弟弟

《天堂此时》卡伊斯·纳塞夫出演,我大概写了个剧情,大家可以去看看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99yz.net/a/17787.html

线路F1

好看的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