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每集介绍的饮食

舌尖上的中国 第一季

舌尖上的中国每集介绍的饮食

免费观看1080P
导演:
陈晓卿
演员:
李立宏

更新:2024-04-12 14:28

首映:2012-05-14(中国大陆)

年代:2012

时长:50分钟

集数:7集

连载:更新至12集

评分:9.4

观看数:44139

来源网:美剧网站

【舌尖上的中国 第一季】吃货们的骄傲

我家乡的独一无二的特色美食,是这世界上我最无法理解的食物。
——选农历四月上中旬前后十来天的小带鱼,腌制,挑头去尾,沥去卤汁,加上一年地窖里上海的萝卜丝搅拌均匀,再进行卤制。到了秋风乍起的时候开缸上市。红色白大生,又咸又甜,醇厚无比。
↑这是我用一个淘宝客服该有的口气进行的介绍。
但是真正在我心中,这是一种除了负面印象简直一无是处的食物。
臭、味道重、卤汁滴下来的视觉很恶心、是海鲜和干货之外的异类。
后来去了台湾的曾任国民党中央日报社长马星野先生的《呈南怀瑾先生谢赠鲜味》诗写的就是它。
“拜赐莼鲈乡味长,雁山瓯海土生香。眼前点点思亲泪,欲试鱼生未忍尝。”
两个有头有脸的大人物,赠贵的,土。赠便宜的,抠。赠用的,俗。赠文房,酸。
只有送吃的,况且是来自家乡的吃的,才真真算的是千里送鹅毛。
家乡这个名词的意思就是,你可以心里骂他一万遍,但是每次介绍起他,还是你的初恋。
同理,家乡所有的食物,都是你可以在家的时候怎么都不吃,但是出去的时候一闻到就可以认出来的东西。
有的时候

一个文化的美食和她的地域以及历史息息相关。
说中国物种繁多,历史悠久一直是我们从小学课本就听到的。庆生,我们摆满月酒,成家,我们立喜宴,送丧,我们设解慰酒。生,死,喜,怒,哀,乐,愁,我们都是吃。吃也是我们头一等的大事, 说我们是个吃货民族也不为过。
历史上,饮食文化能跟中华民族媲美的只有欧洲的法国人和西班牙人。它们同样是在辽阔的大地上,有着源远流长的文化。喜欢吃,爱生活是欧洲人的特点,所以也可以把他们划成是吃货民族。
同样是吃货,欧洲和中华的美食在如今世界的地位可是大不一样。
欧洲的烹饪方法影响着世界上的所有地方。北美的厨师许多都要像去少林出家学武一样,到欧洲学厨。饮食界权威评论美其林的三星餐厅基本和中国绝缘,最多在香港冒个泡。在我们认为自己爱吃,会吃的同时,外国人看中国的饮食更多看到的是油腻,大份,价廉。最让人哭笑不得的还是不仅外国人看不上中餐,我们自己有时候也偷偷的自卑,也觉得西餐就是高级,奢侈的代表。觉得等咱有了钱就拉着老婆去切牛排,晃红酒。
如果把两派饮食文化做个比喻的话

舌尖上的中国》是由央视推出的一档大型美食文化纪录片,通过多集对各地美食的解说,让观众体验视觉盛宴的同时,增强对饮食文化和民俗风情的了解。《舌尖上的中国》凭借着全新的景别运用,独特的人文关怀,严谨灵动的解说词使观众更好的了解中国的饮食文化,打造了一档卓越的中华美食图鉴。
在镜头语言的运用上,《舌尖上的中国》景别富于变化,既展示了食材生长的环境又强调了食物的来之不易。如在《我们的田野》中,对江南水乡的远景拍摄展示了芋头的生长环境,也暗示了农民耕耘之艰难

吃文化本身

健康的拷问,比如石膏和卤水属食品添加剂,有微毒,不可过量。其二,熏制过程是否有致癌物质产生?其三,腌制作为农耕时代防腐的重要方法之一,味道固然独特,但也只是当时的无奈之举,从营养学上看,总不比新鲜蔬菜营养成分高,腌制过程中添加过量的盐,不宜摄入过多。很像带刺的玫瑰,但考虑到生命体的自净功能,不妨一试。
本片视角独特,重视口味的草根性、家常性,单纯讲捕捉观众的方法,便是细腻的镜头,丰富的画面,简单的观察并稍加剖析,把诠释的大部分工作留给观众——这种相对客观而不先入为主的引导,值得称赞。
触及吃的内涵,便避不开吃文化。告子之“食色性也”,总突然地蹦出来,食物和生命的关系不言自喻。处处可以看出制作组的心思,南北、陆海相衬,不失独特同时保持完整形象。这完整,不仅表现为兼顾了各菜系,更是理念上的整体观,牵一发而动全身。如马未都讲瓷器,不能仅限于瓶瓶罐罐;讲吃,也决不能固步于味蕾及化学反应,一定有美和善在里面。
通过吃,这黄土地养育的农耕文明,被一层一层地掰开,那些敬畏天地的乡亲

【舌尖上的中国 第一季】吃货们的骄傲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99yz.net/a/56946.html

好看的推荐

更多